当前所在位置: 匠子生活 > 学前教育 > 正文

刘禹锡在牡丹这一形象上寄托了什么

2020-08-31 14:38:17 匠子生活

《赏牡丹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托物咏怀诗。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。前二句以芍药“妖无格”和芙蕖“净少情”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,使牡丹兼具妖、净、格、情四种资质,可谓花中之最美者;后二句则以“花开时节动京城”之句,来表现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,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。全诗用拟人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,肯定了牡丹“真国色”的花界地位,真实地表现了当年牡丹花盛开引起京城轰动效应的情景,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。

作品原文

赏牡丹

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

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
白话译文

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,但格调不高;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,却缺少热情。

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,是最美的花,当它开花的时候,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。

创作背景

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,春末开花,花大而美。唐代高宗、武后时始从汾晋(今山西汾河流域)移植于京城,玄宗时犹视为珍品。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。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,由陶敏、陶红雨校注的《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》根据诗中用李正封“国色”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(828年)至五年(831年)作者在长安所作;瞿蜕园的《刘禹锡集笺证》认为,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;高志忠的《刘禹锡诗编年校注》认为,此诗与《浑侍中宅牡丹》作于同时;吴钢、张天池《刘禹锡诗文选注》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。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面对“可怕的两岁”父母应该怎么做

面对“可怕的两岁”父母应该怎么做
保持耐心,分散孩子注意力,避免直接否定孩子。孩子的年龄比较小,他们对父母情绪感知清晰,这一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控,父母也一起情绪失控,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,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交流,为他们营造更舒适的成长环境。

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

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
道理:《伤仲永》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能否成才,至关重要。神童和天才,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努力,就不能成才,甚至堕落为庸人。一个人如果光靠天赋而不靠后天的努力是难以成才的。

父母亲密被孩子撞见怎么处理

父母亲密被孩子撞见怎么处理
父母在亲密的时候,被孩子撞见确实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,其实在孩子发觉之后,应该立即停止动作注意检点,孩子是迷迷糊糊的说一句话,要平静或者是亲民的解释一下,搪塞过去,基本上就已经掩盖了。

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饮水下句是什么?

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饮水下句是什么?
下句是:“池中有鱼钩不钓,笼中买鸟常放生”。出自于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七回,尸魔三戏唐三藏,圣僧恨逐美猴王。全文是: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,一尘不染,万虑皆空,扫地怕伤蝼蚁命,爱惜飞蛾纱罩灯,池中有鱼钩不钓,笼中买鸟常放生,闲来山后观虎斗,无事林中听鸟鸣,无忧无虑无烦恼,世态炎凉皆看清。

伍若兰的英名和事迹

伍若兰的英名和事迹
伍若兰(1903-1929)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,革命烈士。湖南省耒阳县人,1903年3月出生于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。8岁入私塾,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。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,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,结为挚友。

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

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
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为RCHNH2COOH。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。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。氨基连在α-碳上的为α-氨基酸。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部分为α-氨基酸。

草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

草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
《草原》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。依次写了:草原秀美的景色;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。作者移步换景,由景及人,最后,以简明有力、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。全文安排有序,脉络清楚,衔接紧密,推进自然。

徐中行台州临海人翻译

徐中行台州临海人翻译
翻译是: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。他刚刚通晓儒学,就听说世居陕西路安定堡的胡瑗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,他的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(先入学的学生直接和老师学习,然后辅导后入学的学生),将要去跟从胡瑗学习。徐中行,台州临海人。出自《宋史·徐中行传》。

88x102简便计算

88x102简便计算
88x102简便计算是:88x102=88x100+88x2=8800+176=8976,主要的简便步骤是把102写成100+2,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加法计算。

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思

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思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意思是:天色黄昏,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,发出凄厉的哀鸣。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,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。古道上一匹瘦马,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。本句出自元代著名戏剧家、散曲家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