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匠子生活 > 学前教育 > 正文

摊丁入亩是哪个皇帝实施的

2020-11-04 15:40:32 匠子生活

摊丁入亩是康熙皇帝实施的。摊丁入亩,又称作摊丁入地、地丁合一,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,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,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的废除。

摊丁入亩是康熙皇帝“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”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。雍正时期开始实行。这一制度的实行,减轻了无地、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,促进了人口增长。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,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。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。

摊丁入亩的实施,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,从乾隆六年(公元1740年)人口突破1亿,到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0年)突破3亿,再到道光十四年(公元1834年)全国人口突破4亿,占世界人口超40%(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),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。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孩子的自信源自父母的信任与支持

孩子的自信源自父母的信任与支持
孩子的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在于父母的信任和支持。自信的孩子往往在各方面都表现的特别优秀。这种自信从容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,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,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的自信基本上都是源自父母一个自信的孩子。

宝宝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

宝宝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
宝宝尿液浑浊,可能是平时喝水太少导致的。这种情况不需要太多担心,宝宝尿液浑浊大部分都属于正常现象。孩子的新陈代谢比较快,尤其是在晚上睡了一觉之后

孟子与什么并称为四书

孟子与什么并称为四书
朱熹将我国古代典籍《礼记》中的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与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并列称为四书。这四本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,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。

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修辞手法

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修辞手法
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”这两句诗句用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。豆之泣是拟人,借豆喻己,豆萁比喻其兄弟。豆子放在锅里煮,下边烧的是豆茎,豆子在锅里很伤心,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,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情况。

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

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
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。计算最小公倍数有两种方法,第一种是分解质因数法,第二种是公式法,最小公倍数特点是公倍数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,因为两个数的倍数可以无穷大。

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

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
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的意思是:谁说我们没衣穿?与你同穿那长袍。该句出自《诗经》中的《秦风·无衣》。原文: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
吊唁和悼念的区别

吊唁和悼念的区别
没有吊念这种说法,有吊唁的说法,吊唁和悼念的区别是:1、意思不同:吊唁是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。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,并慰问死者家属,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。悼念是为对死者哀痛地怀念。2、出处不同:吊唁出自汉代刘向的《说苑·修文》:“宾客吊唁,无不哀者。”。悼念出自出自北齐魏妆的《魏书》。

1453年中国是什么朝代

1453年中国是什么朝代
1453年中国是明朝。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。初期建都南京,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。传十六帝,从1368年至1644年,共计276年。公元1453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一年。

托班和幼儿园的区别

托班和幼儿园的区别
托班和幼儿园针对的学习年龄阶段不同,幼儿园针对的是3至6岁的幼儿,幼儿园的老师会对孩子开展德、智、体、美教学,着重给予孩子适合其年龄水平的教育,并为上小学打好基础。

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

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
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,因为新生儿宝宝消化系统不完善,如果吃了一些很难消化的东西就会导致消化不良,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。而且宝宝的胃液分泌情况不一样,有些胃液分泌的比较少,也会出现消化不良,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宝宝在替换奶粉的阶段,换了新的奶粉不适应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