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匠子生活 > 历史 > 正文

伯仁是谁?为何说我不杀伯仁波却因我而死

2022-07-08 13:26:35 匠子生活

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”的典故

伯仁是东晋名臣周顗,字伯仁。他出生在势力庞大的琅琊王家,14岁的时候就表现得天赋异禀。当时的一位名儒曾告诉他堂哥王敦:“王导容貌不凡, 志气高远, 将来必是将相之才!”果不其然,长大后的王导和司马睿过从很是亲密,立志辅佐他复兴大晋王朝。他一直追随司马睿从琅琊王到安东将军,然后利用琅琊王氏的身份和地位,帮助司马睿树立威信、招揽人才。

 那么周顗的遭遇到底怎样呢,周顗后来是一直跟着王导的,因为行事过于正直,被王导王敦两兄弟猜疑,后有一次王敦王导两兄弟危矣,周顗有上述劝谏王导,但当时王导并未看到,且听信王敦谗言,认为周顗不忠,虽未明言说处死周顗,但其后周顗确被陷害致死。

 之后王导在整理谏书才发现周顗的谏书,不禁悔道;吾虽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。幽冥之中,负此良友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古代玉女登梯是什么酷刑 女子对此为何如此害怕

古代玉女登梯是什么酷刑 女子对此为何如此害怕
这是让犯人赤身裸体站在木桩上,然后用绳子套住脖子,另外一头拉扯绳子,在此时就会拼命的往下爬,而且下面还会有着尖的木头,一旦掉下去必然就会生不如死。

明末最厉害的两个武将(一死一叛国)

明末最厉害的两个武将(一死一叛国)
整个明朝,可以说是以养名人文士为主了,但是到了最后明朝灭亡的时候,整个朝廷居然没有一个人可以使用,只有一个太监跟着崇祯皇帝自缢,可以说是很令人叹惋了。

皇太极提出了议和,为何明朝选择了拒绝呢?

皇太极提出了议和,为何明朝选择了拒绝呢?
皇太极提出了议和明朝选择拒绝,这无非就是一个无奈的做法,确实还是要面子,在大庭广众之下,如果接受这确实很打脸。

韩信胯下之辱的由来是什么

韩信胯下之辱的由来是什么
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“谋战”派的代表人物,被人奉为“兵仙”、“战神”。王侯将相”他一人全都胜任,还有人评价他“功高无二,略不世出”。

珍妃井那么小是怎么把珍妃扔下去的

珍妃井那么小是怎么把珍妃扔下去的
起初珍妃井并没有我们所看到的这么小,而是后来慈禧将其重新修建,故意缩小了井口的尺寸并且加上了井沿,并且如今的珍妃井直径不到十寸,连一个小孩都很难掉下去,更别说珍妃这种成年女子了。

关羽被擒获后,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?

关羽被擒获后,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?
关羽被抓之后并没有选择自杀,主要是因为多个原因首先是时间来不及,另外也是因为在三国时期并不会选择杀被俘的人,最后一个原因是根本就没有想到对方会下黑手,所以这才是主要的一些因素。

五虎将是怎么死的?

五虎将是怎么死的?
五虎将中的三位是死于非命,两位是寿终正寝,而其中第一位死的就是关羽,关羽是在襄樊之战大败之后,与自己的长子关平在包围圈中突围时,误入了吴军的包围圈,随后被马忠俘虏,关于以及长子关平被就地斩首。

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?

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?
是因为当时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很好,所以也担心很有可能有一天就会撒手人寰,所以就决定提前的禅让。

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

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
刘邦之所以临死前要杀掉樊哙,是因为这么做除了可以减少他们对戚夫人的威胁,还可以减少樊哙对刘盈的威胁。毕竟樊哙对与刘盈来说就是一个外戚,而君王性格柔弱或者是年龄小的时候,外戚则可以掌权。

狄仁杰受宠的原因:被女皇武则天暗恋了一辈子?

狄仁杰受宠的原因:被女皇武则天暗恋了一辈子?
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原因,两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寻常的关系。首先虽然两个人都出生于山西,并不是同一个地方,所以根本就不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