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匠子生活 > 学前教育 > 正文

退避三舍的故事

2019-11-25 17:20:28 匠子生活

春秋战国时期,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,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,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,将怎样报答我?重耳说,楚国遍地是人才,到处物产丰饶,比晋国富多了,我拿什么报答您呢?

楚成王又说,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。重耳说,若以您的贤明,让我回国,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,交起战来,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,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,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!

听了重耳的话,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,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,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。于是以礼相待,并把重耳送到了晋国。后来重耳当了国君,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。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退避三舍的故事

退避三舍的故事
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,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,将怎样报答我。重耳说,若以您的贤明,让我回国,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,交起战来,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。听了重耳的话,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,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,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。

对牛弹琴的故事

对牛弹琴的故事
​古时候,有一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带着琴来到郊外,他对着一头正在吃草的牛弹奏。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,牛却没有反应,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,黄牛还是没有一点反应。最后,黄牛吃饱了竟然悠悠的走了。公明仪非常失望,垂头丧气的背着琴走了。

鸡鸣狗盗的故事

鸡鸣狗盗的故事
孟尝君带着门客到秦国旅行,秦昭王向留他做相国,他不肯。于是孟尝君准备在清晨出逃,但是秦国规定,鸡还没打鸣时不准开城门。这时他的另一个门客就模仿鸡打鸣,最后孟尝君顺利的逃回了齐国。

三个和尚的故事

三个和尚的故事
山上有座小庙里有个和尚,每天挑水、念经、敲木鱼,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。后来来了一个和尚,两个和尚挑水喝也很知足,后来又来了个和尚。从此谁也不挑水,三个和尚就没水喝。最后风干物燥,老鼠横行,引起了一场大火,三人通力合作打水。

龟兔赛跑的故事

龟兔赛跑的故事
很久以前,乌龟与兔子发生了争论,它们都说自己跑得比对方快。于是,它们决定比赛,确定路线后它们就开始跑了起来,兔子一个箭步冲到了前面,并且一路领先,看到乌龟远远的在后面,兔子就坐在树下休息的睡着了,醒来的时候发现乌龟已经超过了它并得到冠军。

掩耳盗铃的故事

掩耳盗铃的故事
春秋时候,有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,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,就想去把它偷回家,结果大钟太重搬不动,就想敲碎大钟把它搬回家,结果钟声太响,他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,最后,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。

拔苗助长的故事

拔苗助长的故事
宋国有一位农夫,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,于是天天到田边去看。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,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。于是他把每一棵秧苗都拉高了一点。他回到家里跟儿子炫耀,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一看,发现自己家的禾苗都枯死了。

惊弓之鸟的故事

惊弓之鸟的故事
战国时期,魏国有一位叫更羸的射手。有一天,他跟随魏王到郊外打猎,他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可以不用箭,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。魏王感到疑惑,没想到更羸举起弓用力一拉,只听嘭的一声,大雁真的从半空中掉了下来。

囫囵吞枣的故事

囫囵吞枣的故事
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,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,有一天,他参加朋友的聚会。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,告诉大家吃枣子时用吞的,就不会伤牙,正好桌上有一盘枣子,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。

画蛇添足的故事

画蛇添足的故事
有一家人准备将祭祀用的美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,有人建议进行画蛇比赛,谁画的快酒就归谁喝,有个人画完正要端起酒壶喝酒时,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好就准备给蛇画四只脚,而此时别人已经画好并把酒壶夺走了,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