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匠子生活 > 历史 > 正文

唐文宗征召四次说不吗,萧俛是心怀愧疚还是居功自傲

2024-06-19 18:42:18 匠子生活

萧俛四次拒绝入仕,主要原因是对官场的无奈及痛心,一心为改革却得不到支持。主要四召情况如下,第一召:是萧俛为母亲守丧为由感谢新皇帝信任,但恳以疾辞。第二召:萧俛守孝期满,欲召回重用,萧俛借口病情加重,即同意光荣退休。第三召:希望出任太子少师,萧俛依然坚拒,派弟弟进京替自己。第四召:萧俛的弟弟出任楚州刺史,皇帝令新刺史将“诏书匹帛”转交萧俛,但萧俛已病入膏肓,无法担任。

唐文宗征召四次说不的原因

1、仗义执言

萧俛与皇甫镈和令狐楚是一起考进士的同窗好友,之后皇甫和令狐仕途高升而萧俛只是一名小谏官,直到有一次为名相李吉甫仗义执言时才备受关注。裴均觊觎宰相高位,那时恰逢科考有个考生在试卷中讥刺时政,忤犯权幸等现状,惹得唐宪宗甚是不满。而裴均趁机大肆制造李吉甫与考生是故意捏造黑白,萧俛不顾自身安危,与几名谏官为李吉甫辩白,终于消除唐宪宗怒气。

萧俛从此一辩成名,自此被同窗好友推荐,加上唐宪宗很欣赏萧俛的魄力和才华,给与御史中丞职位,之后表现出色不断升职,在唐穆宗即位后,萧俛已成为宰相 。

2、持法守正

国家内忧外患,而唐穆宗和部分大成却不恤政事,喜游宴。谏议大夫郑覃忧心如焚,便与谏官上疏劝谏唐穆宗不要荒废基业,唐穆宗却震怒,萧俛知道唐穆宗恐要动杀心,变理直气壮为郑覃辩解,回答谏官也,唐穆宗立马自嘲道:“朕有过失,只有谏官敢于劝谏,乃忠臣。

萧俛在宰相职位矜矜业业,任命官员选拔标准近乎严苛,对奸邪之辈嫉恶如仇,时常深受舆论称赞。朝臣王播对空缺的相位贪恋已久,以重金拉拢重臣,另一宰相段文昌拿人手短,为王播求情。而萧俛不但拒收贿赂,还向唐穆宗当面揭发王播的买官的罪行。一时间舆论大哗,唐穆宗又不处理,萧俛不愿与王播共事,故接连三次上章求罢相任。事后唐穆宗为平息众怒,将萧俛升任为宰相之首左仆射,进封徐国公。萧俛自知辅助朝政时间过短,提拔太快于己于国均不利,三上章恳辞仆射,唐穆宗只好令其担任吏部尚书。萧俛嫌吏部非摄生之道,借口身体疾病为由改换闲散官职,远离政治中心。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罗成被乱箭射死英年早逝(中了刘黑闼的计)

罗成被乱箭射死英年早逝(中了刘黑闼的计)
利用罗成的面容抹黑他的性取向,引诱罗成中计。我们在平时观看《隋唐演义》相关故事的时候,一定会被其中一个描写非常好的人去吸引这个人,就是罗成,不管是在小说当中还是在电视剧当中,罗成一直都是一个面容非常清秀,而且有情有义武功高强的人,但是这个人在电视剧当中最后的结果却是重击被乱箭射死。

韩愈简介

韩愈简介
韩愈,字退之,世称“韩昌黎”,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。韩愈年幼时父兄去世,他从小便刻苦读书。贞观8年,在韩愈进士及第后,两次任节度推官,做到监察御史。后来,韩愈遭人诬陷被贬阳山,任都官员外郎等职。

汉朝和亲是无奈之举 汉朝强大后为何没有抛弃这个政策

汉朝和亲是无奈之举 汉朝强大后为何没有抛弃这个政策
这主要是为了让两国人民都可以和平共处,不至于让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,而且也会为了汉文化的传播去做出一些贡献,这也是我们需要懂得的。

三国的三对绝色姐妹花

三国的三对绝色姐妹花
首先第一对姐妹花便是大家熟知的大乔小乔。但是大乔小乔也很惨,虽说当时两个人,大乔嫁给了孙策,小乔嫁给了周瑜,但是,孙策在赤壁大战开始之前便是被刺杀了,而后的周瑜也是在赤壁大战的过程中染病逝世了,所以这姐妹二人便都是守了寡。

夜郎自大的故事

夜郎自大的故事
汉朝的时候,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。从未离开过这里的夜郎国国王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家非常大。某日,夜郎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,问属下这里哪个国家最大。部下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,全都说夜郎国最大。

柔弱的李治为何能当太子?

柔弱的李治为何能当太子?
是两个原因,一个和母亲有关,一个和哥哥们之间的斗争有关。

武则天女皇的婆媳问题是如何演变的

武则天女皇的婆媳问题是如何演变的
刘氏和武皇的婆媳矛盾达到顶点是在睿宗李旦被废,再变成太子的时候,刘氏自然也从皇后变成太子妃!这个时候,武皇的侄子武承嗣抓住这个拍马屁的机会,跑到女皇面前打小报告说刘氏用巫蛊术诅咒女皇早早归天

姜维死后密信才让人发现

姜维死后密信才让人发现
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书籍,是我们国家文化的象征。这部书主要记述的是三国那个动乱年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,他们为了争夺江山而战,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战,所谓的人类造就我们的历史,同时时势也造就我们历上很多伟人。

古代的宫女们为什么都害怕被皇帝看上呢?

古代的宫女们为什么都害怕被皇帝看上呢?
是因为一入宫门深似海,有无数的女孩在进入到皇宫之后,最终就会进入到深渊中,更是不见天日。

吞椒自尽,古代死法简直闻所未闻

吞椒自尽,古代死法简直闻所未闻
古代的吞椒自尽,其实吞的不是辣椒,而是花椒。花椒分秦椒和蜀椒,自尽用的是蜀椒,也就是栽种在四川的花椒,古人认为只有闭口的蜀椒才有毒。所以,吞椒自尽的死法是被毒死的,而不是麻死的。药王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里记载了不同药物的用法,提到蜀椒时强调:去闭口者。